世界经典照片之十二:世界著名摄影大师名作欣赏
1、特里波特港 摄影:巴西里库·加布里埃尔
特里波特港是法国诺曼底海岸上,位于迪耶普和阿布维尔之间的一个小城。从这个视点,可见这座小城及其腹地的主要特点:海港本身,海滨浴场、教堂、郊区和巴西里库的大多数照片都是包罗万象的,那是一些综鉴画面,要求读者慢慢地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品评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山川购物之间的关系。巴西里库的美学观点重视的是整体而不是片段,谋略因此而超越纯粹的偶然事件和我们通常生活于其中的那种琐屑的表征。巴西里库原是学建筑的,后来转向为建筑拍照。1984年至1985年间,他为法国的一个令人钦佩的项目工作。该项目意在为北加来海峡到诺曼底一带的海岸风光写照。1990年展出《海港》组影成书,展览和书均获奖。
2、 伦敦 摄影:哈斯·恩斯特
墙上的镜子角度不同,因而,“PERFECT”(完美)一图中的人物,有一些在上方的全景里重复出现。戴鸭舌帽和眼镜的男子(这形象强调看的理念)显得很细心,像一个看守人或窥视者。这是一幅最撩人思绪的新闻摄影,其形象镜花水月,共意义颇费捉摸:摄影家是不是要这些被摄者成为,或者被解读为受监视的“人民”,处于九死一生逃离欧洲战乱的他正在回忆的,早年处于监视之下的那种生活?哈斯是1947年出名的,那时他为维也纳杂志《今天》工作,他拍的一组奥地利战俘从东欧的俘虏营返回维也纳的照片确立了他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哈斯来到伦敦,因为那里令人兴奋的街市生活和新闻报道的丰富机会对他很有吸引力。
3、特里·托伊和帕特里克·福克斯在新婚之夜 摄影:戈尔丁·南
人工照明勾画出两人的轮廓,给两人罩上了金色的光彩。这幅新婚之夜拍下的照片显示了理想的一对儿。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姿态却弄巧成拙,留了点破绽,女的把脸转向了外边。在她1987年出版的《两性相依之歌》里,戈尔丁评说了“关于浪漫史的神话如何跟两性结合中的现实相矛盾,如何僵化了爱情的定义,让人产生危险的期待”。实际上,她书中的许多男人对她的相机反应冷淡,好像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乐得把困窘和难受留给自己的女伴。戈尔丁解释说,她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摄影时,是为了记住她生活中的细节,后来她意识到,除此之外,她还想创造并保持她的同一感,这种同一感因1965年她姐姐的自杀而受到威胁。
4、多维玛和大象 摄影:艾夫登·理查德
把身穿蚕瓦装的模特儿放在马戏团里的两头大象中间,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使人想起美女与野兽这个话题。然而,这张照片的含义又不止于此。模特儿让人想到青春,想到美貌,但这里的深层主题还是老龄及其压力,这一点从优郁和多皱的大象身上体现出来。艾夫登的所有作品都贯穿这一主题,例如,1976年出版的《肖像》一书,结束处有一组9组他父亲的照片。几张照片上的人物渐渐老去,最后似乎消失在四周光线里,艾夫登最伟大的作品是《美国的西部》一书。他于20世纪80年代之初开始拍摄那些照片,历时5年,于1985年成书该书中也有相类的主题。那部影集里的肖像展现出肉体易受的各种损伤,有些损伤是因为从事危险的行当,有些损伤仅仅是沧桑的留痕,艾夫登的工作涉及多种领域,人以时装摄影最为著名。
5、塔恩贝格街 摄影:贝森佑·伊娃
塔恩贝格街看上去相貌平平,只不过是一段走道,几个行人,一辆出租车刚刚停在街边,近旁的人行道上,是一个广告柱。稍远些是一间寻常的咖啡馆;四处长长的投影,说明已近黄昏时候。换句话说,这里的每样东西都让人把目光游移他处;行人和出租车各在途中;广告的什么看不清楚;太阳即将没落,街道会一片黑暗。1931年的摄影家们沉迷于这样一个观念;分分秒秒都有滋有味,像一串果子,一个接一个成熟。这一美学观念也反映了当时那种投机冒险的世态和山雨欲来之感。1932年,政治的压力迫使伊娃·贝森佑离开故土匈牙利,去了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她仍很活跃,主要从事建筑摄影和新闻报道。
6、阿尔伯托·加考买提 摄影:休布曼·弗兰兹
雕塑家阿尔伯托·加考买提这张脸是战后被拍照最多的面孔之一。他和塞缪尔·贝基特一起成为人生经验的代表,就像毕加索代表创造和创新一样。在此以前,艺术家也曾在欧洲代表过英雄,但从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他们取代了20世纪30年代政治领袖们刚刚空出的位置,标志着一个注重个人价值的新型社会一定要到来。不过,这个艺术家面部特写里有一个悖论:他雕塑的那些身材细长的人物形象似乎只在远处存在,在40年代尤其如此。加考买提似乎不想侵犯他的主人公的隐私。如果是这样,休布曼所作的肖像却像一种侵犯。因为摄影家离对象很近,近到能看清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然而,加考买提和贝基特却是有名的冷面大师,他们的脸只可被理解为外部的门面,只有时间、风霜或自然力才能给它们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