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提香的画 乔尔乔内 鲁本斯画 安格尔画 布歇的画 柯罗的画 格列柯画 波提切利 柯列乔画

世界名画名家(26):格列柯的画

 

    埃尔.格列柯(El Greco 1514-1614),西班牙著名画家 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 利翁,卒于托莱多。原名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由于出生在希腊,后被称为格列柯,意为希腊人,早期受拜占庭画风的影响,后来到了威尼斯,进入提香的画室,这使他从中世纪美术圈子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1、托莱多风景 格列柯 1608年 121×109厘米 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2、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格列柯 油画 1586-1588年 460×360厘米 托莱多圣托梅教堂藏

 

3、佩勒文希诺修士肖像 格列柯 油画 1609年 113×86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4、圣摩利斯的殉道 格列柯 帆布 1582年 448×300厘米 现存马德里附近埃斯科利亚

 

西班牙绘画艺术的伟大开拓者:
    埃尔·格列柯(Greco 1514-1614)却不是一个地道的西班牙人,他本名"多迈尼科·希奥托普",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童年便醉心于绘画艺术。历史上克里特岛是希腊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然而那时却是威尼斯共和国治下的属地。
    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而又狂放不羁的年轻人,满怀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威尼斯,应该说他初期的运气出奇的好--竟然进入了提香的画室,跟随这位大师学习。但是不久,他厌倦了提香那富于热情的绘画风格;毅然地改投大师兄丁托列托为师,但很快又对丁托列托宏大的构图失去了兴趣,整个威尼斯画派对他都成为了抵触。 
    当时的意大利的艺术圣地不是威尼斯,亦并非佛洛伦萨,而是罗马--众多大师流下不世伟业的地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饱着对大师的向往30岁的画家来到了罗马。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伟大作品使他眼界大开,每天神游于艺术之中,后来他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师的崇敬。
    一天,他跑到大街上登高呼唤过往的人群,声称他可以将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涂掉,画上更好的人体。米开朗基罗在当地人心目中受到圣神一般的崇尊,这个狂妄的"格列柯"("希腊人"之意)竟敢如此蔑视意大利民族的英雄,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在挨了一顿“臭揍”后,我们的画家发现所有的客店都对他禁闭大门,因为没有人愿意把房子租给"疯子"。
    罗马没有了立足之地,那么便去紧邻的西班牙吧,那里是当时的欧洲第一帝国,国王菲里普二世在人们口中是个能善待人才的君主。初到马德里,格列柯热情高涨,走关系、拉门路,想尽办法得到了为国王效劳的机会,终于他受命画了《圣莫里司的殉道》、《菲里普二世的梦》。
    画成之后国王下令钱照付给他,画就不必挂出来了,这种轻视深深地挫伤了画家的心,从前那种自命不凡的往事与抑郁的现实是如此的难以调和。他不想再回故乡了,在西班牙古城托莱多(图1《托莱多的风景》)定居;托莱多是西班牙老式没落贵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格列柯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他还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为妻(《库叶刻丝》),从此以完全的热情投入创作,他和他作品中的那种抑郁不安的气质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格列柯是一位伟大的天才,今天,当我们站在他的作品前,竟看不出丝毫的师承或风格,他比那个时代的画家所做的更绝对更彻底。首先,格列柯是一个天才的哲学家,"怀疑"和"思索"是他画作中永不改变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下,格列柯最大的天赋艺术手段便是"变形"和"阴暗的色彩"。"在他眼里,这个世界正在崩溃,而他也在描绘这种崩溃",毕加索这样描述格列柯“在他身上,无疑具有一些他那个时代,或是我们这个时代不曾认识的伟大的东西”。
    那么,这种"伟大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者说,他以什么形式表现的呢?这就是神秘主义(象征派)的滥觞。格列柯本人就是一个矛盾性极强的画家,他终日把自己封在地窖中,惧怕太阳的光芒(本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了他所作的数百幅封在地下室的作品,这种沾满灰尘的艺术价值才被世界真正认识),如果出门也要在夜间;但这不能同"撒旦的门徒"划上等号--格列柯终生笃信宗教,绘制了大量宗教题材的作品(《圣家族》、《尊敬基督》),其热忱丝毫不亚于对绘画。 
    那时,整个欧洲差不多都是样式主义的天下(间或有卡拉瓦乔这样的现实主义画家),丰瞻华美的人物、富丽堂皇的场面充斥了画坛,格列柯却并不是简单地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作品更象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但这种扭曲却没有过多的惶恐感--而是一种呼之欲出的不安(《拉奥孔》)。
    托莱多的贵族中间盛传着"奥尔加斯伯爵"的故事--传说14世纪初,托莱多的贵族"奥尔加斯伯爵"下葬时,天空中突然降下两个天使参加了伯爵的的葬礼,并亲手把伯爵送入大地。1686年,格列柯受人所托为托莱多教堂画《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图2),画面并不难理解,两重的世界在纷乱的云朵交叠下变得十分深沉,人物面孔苍白瘦弱都长着一张“格列柯”式的长脸,大大的眼睛湿润而晶莹,特别是画面左下角的小女孩,似乎有着一种亘古俱来的空灵。画面的色彩绝对是美丽的,金、银、白、黑、黄、灰众多颜色交织着,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情感。
    格列柯的变形决不等同于样式主义类似病态的美化,从某种角度看这种变形是十分难看的(《把商贩赶出庙堂》、《园中的痛苦》),但这却能更好地体现他"崩溃"的思想。许多不熟悉他思想模式的人附会他是"乱视症",因此画出的东西全都是畸形的,或是找出一些所谓的他有"精神病"的证据。这样的人一般是传统意义上的欣赏者,他们不了解格列柯的这种疯狂热烈的来源,不了解那个时代的西班牙。 
    《圣经》中有"基督揭开第七个封印,世界毁灭"的说法(瑞典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根据《第五封印》的灵感拍摄了著名的《第七封印》),在他揭开第五封印时,所有的信徒都会得到解脱,升上天国。然而在画上,我们的视线被躁动的人群充斥着丝毫没有"解脱"的快慰,破坏了原有的形体,却得到了强烈的张力的爆发,紧张的感染力掠过观者的心头。
    格列柯的一生是在半封闭的状态中度过的,他有意识地逃避现实社会,不甘也是不敢面对大众,把他在阴暗的画室中的冥想带到了画布上。 
    他的墓志上这样写道:他用笔给木头以灵魂,给画布以生命。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艺术天地网站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